第十届全国印染行业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技术交流会于2011年4月24日~25日在上海虹口世纪大酒店成功举办,本次四新会议由中国印染行业协会主办,晋江佶龙机械工业有限公司协办,江苏德美科化工有限公司、永光集团、上海誉辉化工有限公司、厦门市威士邦膜科技有限公司、江都印染机械有限公司、杭州开源电脑技术有限公司支持。中国印染行业协会会长李金宝、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名誉副会长朱兰芬、中国化纤工业协会秘书长郑俊林等出席了会议,会议当天公布了“2010年度中国优秀印染面料”评选结果并为相关企业颁发了奖牌。
稳健“十一五”
印染行业效益稳步提高
“十一五”期间,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印染行业产销仍保持了持续增长,生产规模逐年扩大。“十一五”期间,印染行业在保持一定增长速度、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更加注重科技进步、科技创新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印染行业积极应对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升的压力,提升赢利能力和水平,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李金宝在会议上指出,印染行业在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方针政策指导下,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印染行业产销仍保持了持续增长,生产规模逐年扩大。2010年,我国规模以上印染企业印染布产量601.65亿米,比2005年增长66.13%,年均增长10.69%; 完成工业总产值约3035亿元,比2005年增长101.53%,年均增长15.05%。2010年,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约126亿元,比2005年增长163.36%,年均增长21.37%;利润率从2005年的3.29%提高到2010年的4.29%,提高1个百分点。
“十一五”期间,除2009年出口全面下滑外,我国印染布出口整体上呈逐年增长态势。2010年,印染六大类出口数量126.68亿米,比2005年增长22.11%,年均增长4.07%;出口金额129.35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52.47%,年均增长8.80%;出口单价1.02美元/米,比2005年提高24.86%,每米布提高0.2美元。内需市场对印染行业的拉动作用增强,印染行业内销产值逐年增加。2010年,规模以上印染企业实现内销产值约2495亿元,是2005年的2.6倍,年均增长21.06%;内销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达84.03%,较2005年的65.28%提高18.75个百分点。
进步“十一五”
印染行业科技取得较大进展
“十一五”期间,印染行业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逐步淘汰能耗、水耗高、稳定性差的落后设备,节能、节水、降耗、环保的设备增多。设备的自动化控制水平不断提高,关键工艺参数在线检测与控制技术已经在印染企业逐步推广应用,并取得显著的工艺效果和节能减排效果。印染行业整体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李金宝特别指出,“十一五”期间印染行业节能减排扎实推进,一批节能、节水的新技术实现研发突破并在行业中推广应用,污染物控制技术取得明显进步,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取得积极进展。印染企业积极进行设备改造和技术创新,采用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全行业节能减排取得了显著成效。2005~2010年,印染布生产新鲜水取水量由4吨/百米下降到2.5吨/百米,下降37.5%;印染布生产水回用率由7%提高到15%,提高8个百分点;印染布生产综合能耗由59公斤标煤/百米下降到50公斤标煤/百米,下降15%。
“十一五”期间,印染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在印染清洁生产、新型纺织材料的染整加工、多组分纤维的染整加工、新型染料和助剂应用、废水深度治理与回用、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的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取得重大进步,一批提高产品质量、有利于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先进技术在行业中得到推广应用。
李金宝还提到,一些印染行业的先进技术,如茶皂素退煮漂高效短流程技术、等离子体技术、微胶囊染色技术、微悬浮体染色技术、微波烘干技术等,均在“十一五”期间取得较大进展。
展望“十二五”
印染环保新技术带领产业升级
“十二五”印染行业的科技发展集中于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技术的深度开发和应用,以及提高产品质量和品质的染整加工技术的重点突破。充分应用数字化技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发展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资源消耗少、污染物排放少的清洁生产技术,发展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的染整深加工、精加工技术,是“十二五”印染行业技术发展总的趋势。
李金宝指出,首先要加强节能环保重点技术的研发攻关,突破生物酶精练技术、棉织物低温漂白关键技术、茶皂素退煮漂等节能环保前处理技术;突破活性染料湿短蒸染色、泡沫染色、新型转移印花等少水印染技术;突破退浆废水PVA回收利用、碱减量废水PTA回收利用、热定型机高温废气热回收利用等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突破色差、克重、纬密、疵点、带液量等工艺参数在线检测及控制技术;突破印染生产过程全流程的网络监控系统、染液助剂中央配送系统、高效数字化印花集成技术等印染数字化技术。
其次,加大节能环保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面,积极推广高效短流程前处理、生物酶退浆、冷轧堆前处理、冷轧堆染色、气流染色、匀流染色、小浴比溢流染色、退染一浴、涂料连续轧染、数码印花、印花自动调浆、泡沫整理等少水染整加工技术;推广织物含湿率、碱浓度、热风湿度、液位、门幅、卷径、边位、长度、温度、速差、预缩率等工艺参数在线检测与控制技术;推广冷凝水、冷却水回收利用、丝光淡碱回收利用、印染高温排水余热回收利用、印染废水分质分流及深度处理回用等资源回收利用技术;推广三级计量管理技术。
第三,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和品质的染整加工技术,发展防辐射、阻燃、拒水、拒油、抗菌、防水透湿、吸湿快干等功能性整理及多种功能的复合整理技术,赋予纺织品特殊的功能性。研究开发赋予纺织品特殊的光电和催化等性能的加工技术,实现纺织品的智能化;研究开发适用于高温差、高光热辐射、火场和高能射线等苛刻环境下的特殊纺织品;研究开发低目标特性纺织品;发展连续化柔软、磨毛、磨绒、磨花、剪花、光泽、轧花等机械整理技术,改变染整以化学加工为基础的模式,在改善产品风格、提高产品品质的同时,节约用水、减少污染物排放;发展新型纤维及多组分纤维短流程染整加工技术,节能降耗,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
第四,加快产品设计与开发。增加研发投人,提高设计开发能力,拓展市场营销能力,提升盈利能力和水平。建设产业链研发体系,印染对纺织行业上下游依赖性较大,上游纱线、坯布及下游服装直接影响印染产品的创新速度和创新效果,建立涵盖纺纱--织造--印染--成衣设计的产业链研发体系,充分协同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研发、设计能力。